行者营-“和合的修炼”之心得篇
营已经结束了好几天,可是此时此刻还有那份难忘的伤痛与感触。
当初,到这个行者营的时候,我还天真地把自己塑造成神圣的“救世主”。我以为,到那里,我会学会如何去搞好一个组织,然后回去运用它,好让我的学弟学妹能从中受惠,并且搞好组织。现在回想起,原来自己本身也是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原来自己本身在营里也是成长了许多。
在营里的日子,至今我还真的是不太敢现象。每个游戏里的经历,每个游戏里的笑声怨声,至今都还是历历在目。“每个经历都是一个学习”没经历这些伤与痛,自己本身是不会真正地去学习如何成长的。你或许可以听别人的经验,或许可以看书,看前面的人如何去走。但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自己本身去经历这些让自己本身成长的发生。师父说的这句话,我是越来越认同了。
第一天里的“寻找家长游戏”及“排等边三角形”,我承认,我没把我自己的重量放下去。当家长在寻找我的时候,我由于五感的第一感(眼)被夺去了而害怕起来,再加上自己心里的恐惧及对家长的不信任,我居然跑开了。直到家长成功把我带走,事件才算告一段落。到“排等边三角形”的时候,我本身的心也已经散去了。我没去理会家长们的指示,却与前面的行者聊天。游戏的结果,当然是以失败告终。之后,在分享环节里,大家都承认自己是没把重量放下去。这时,我的脑海里想到,如果在一个团队里,大家都只剩下身体在里面,那还算是团体吗?不! 这样的团队,我或许会把它称为“死了的团队”。一个好的团队,大家都是会自我调整,并且关心别人的。所以,我心里开始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自己从此要学会如何去把自己的重量放在一个团队里面。当然,只顾想,不去做,我只是一个死人罢了(知而不行,乃至死人一个)
到了第二天的小站游戏,自己开始更能体会师父及汉源居士所说的点点滴滴了。在“蜘蛛网”游戏里,我本身也只把80%的重量放在整个团体罢了。虽然大多队员都有参与在其中,但是有些队员还是无法参与下去。所以,由于没详细的计划,团队默契的不足,加上无法取个共识,“蜘蛛网”游戏算是失败告终。到了“迷宫”游戏里,我是踏出自己的第一步,主动去尝试。这个游戏里有个特别的规矩,就是大家都不能有任何形式上的沟通。当时的我,自顾如何去完成它而已,而忽略了所有组员。我承认,当时的我的确是忘了我组员的存在。所以,我的组员白白花了大约20分钟看着我走完而已。结果,当然还是.......轮到“塞车”的环节了。这里,Thomas(超锋), 雪枫,晓文及我都尝试去想如何去完成这个游戏。所以,我当时其实也无意间忽略了其他的组员。团体没有共识及默契,加上我们都在同一个地方犯下同样的错误,所以这游戏也是无法完成。
这里,我可以看到自己本身的那个习性,无法放下自我。由于无法放下自我,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失去团队意识的。因为还有‘我’的愚见,所以无法自我调整,并且关心别人。看到了吗?很多时候的“死撑”,就是因为自己没把团队意识当一回事。
除此之外,要不得的“只为目标行动”也是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在我们的环境里,很多时候都是提醒我们要达到目标(甚至有时连那目标是什么都不懂)而已。这也造成了很多时候,我们都只为结果做奋斗,而忽略了如何在过程里自我提升。这造成说很多时候的我们都是“盲”斗。如果更加糟糕的,会陷入“损人不利己”或“损人利己”的墙角。
知道了“苦”,“集”后,当然是要升华到“灭”及“道”的环节里。要“灭”,也要有“道”,否则就真的随时把自己也“灭”了。“道”,师父所有的叮咛就是我们要去实践的“道”,以提升自己生命中的品质。
电影环节里,“Vertical Limit”可说是我的最爱。里面除了精彩的登山画面(本身也是登山爱好者),及俊彦的“贱男”除外,最感动的就是里面的一些情节。回想起自己能走到今天,不就是抓着身边许许多多的人所给予的绳子吗?他们为了要成全我,有些愿意把绳子传承下去;有些甚至割断自己手上的那个绳子,去成全我。
想啊想,其实心里也真的充满了感动。我当时也发起了个愿,就是我要成为给绳子的人,学会如何去成全别人。我觉得被成全的人固然可以学很多,成全别人的其实更加能有所成长。因为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及感恩,所以我也学习愿意承担下去,并且把这个绳子延续下去。“因为感动,所以感恩;因为感恩,所以承担;因为承担,所以延续” (取自《法音清流》的《承先启后》)。这个歌词,真的点醒了我的内心。有人愿意承担,灯才能继续照耀下去。
三天两夜的行者营,所经历的一切都真的非常真实。对于师父的话。那份体会,真的很深很深。谢谢你们,师父,助教们,家人们,朋友们,行者们,老师们,还有一切在路上默默陪伴我的人。祝福你们。
Sadhu! Sadhu! Sadhu!



1 comment
很棒很坦白的分享。西立行者,祝福你!:))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