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注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朋友,我相信你们对“两线制”(指的是两个势力相同的阵线互相制衡)这个词语应该不陌生吧!
2008年第十二届全国大选后,我们可以开始看到“两线制”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了。两年后,民众开始对它产生了些不动的看法。一些乐观的朋友相信“两线制”能茁壮起来;有些朋友则悲观地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有些朋友则在一旁慢慢地观察着两个阵线(国阵和民联)的表现。
在此,现在的政治情况到底除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要“两线制”需要继续下去呢?我们应该怎样走下去呢?
在此,我特别转载了李万千前辈对于“两线制”的文章。在里面,他对我国现在的政治发展及未来该走什么路做出了一番精彩的分析。希望大家会喜欢。
转载自:http://malaysiakini.com/columns/134026
(一) 两线制提出的背景与308契机
说来有点教人难以置信,首先在我国提出“两线制”的,竟然不是政党,而是以董教总为首的15华团领导机构属下的,全国华团民权 委员会。在当时,由于发展政治、种族政治、金钱政治和恐吓及镇压政治等的交替使用,巫统“不容挑战”和“国阵不败”的迷思,似乎已经成为我国不可改变的政 治现实。这时候,巫统 “一党独大”,傲慢、专横和全面地推行土著主义政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民权委员 会于是在1986年提出“两线制”,以政权轮替作为民主化的策略手段,试图打破上述种族威权主义的政治现实。全国华团民权委员会署理主席林晃升先生当时在 《两个阵线制度和马来西亚民主》的讲稿中曾经指出:
“全国民权委员会所倡议的两个阵线的概念,目的是为了促使我 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地发展。因为只有当形成两个足以互相取代的阵线时,当权的一方,才会表现得比现在更加民主,更加开明,人民的意愿才会更加受到尊 重。”
上述概念逐渐被各在野党所接受,经过1990年,1995年,1999年,及2004年四届大选, 由于巫统在1988年和1999年两度分裂,先后促成46精神党和人民公正党的成立, 在野党因此士气大振,以人民阵线(Gagasan Rakyat)、回教阵线 (Angkatan Perpaduan Ummah, 简称APU)、和替代阵线(Barisan Alternatif)等松懈的政治联盟与国阵对垒。
由于一时无法克服各党之间政治理念的差异和其他内部矛盾而 分分合合,结果皆无功而返。直到2008年大选, 才出现308政治大海啸,在野党一口气夺得5州政权和打破国阵三分之二国会多数议席,两线制经过几番折腾,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的政治改革带来新的契 机!
(二)后308有利民主改革的方面
个人认为,我国后308的政治格局,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1. 选民抛弃“消极认命”的心理枷锁
由于思想决定行动,如果没有“巫统/国阵是可以被取代的”想 法,就不可能有“取而代之”的部署,那么“改朝换代”的事也就无从发生了!308政治大海啸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选民“消极认命”这种心理枷锁,摆 脱在政治上任人操控和摆布的命运。5州政权的取得及打破国阵三分之二国会多数议席使选民重建信心之余,也激发了民联向布城进军的雄心壮志。 在过去12场补选中民联8胜4败,仍然气势如虹。尤其诗巫一战,更是让国阵慌了手脚!
2.“人 民主权论”冲击着“马来主权论”
民联所标榜的新政治,特别是“人民主权论” (Ketuanan Rakyat),逐渐为各族人民所接受,冲击着巫统土著主义霸权的基石:“马来主权论”(Ketuanan Melayu);而不分种族的扶弱政策,也同样冲击着只是有利于巫统掌权者的家族和朋党的新经济政策、马来特权等土著主义政策。正因为这样,巫统才开动它 控制的舆论工具,指责公正党和回教党为行动党所利用,背叛马来人和回教。
3.有制衡和竞争才会 有进步
308过后,民联和国阵有了相互制衡的力量,谁也不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了!人民对民 联和国阵的施政也可以进行比较,什么是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什么是不利于人民的政策,一比之下,就清清楚楚了。人民心中有数,才有办法进行监督和提出改善的 要求,才能在大选时选出比较能够符合人民意愿的代议士和政府。此外, 民联政府和国阵政府也可以在良好施政方面互相竞争;在防止贪污滥权方面,也可以互相制衡。总之,有制衡和竞争才会有进步,才是人民之幸!
4.巫统承认不改变就会被改变
巫统领导层 不敢像过去一样的傲慢, 终于承认“不改变就会被改变” (ubah atau diubah)的事实。因此,纳吉政权不得不承诺要检讨各项恶法、确保司法独立、推行“以民为本, 绩效为先” 的 “一个马来西亚”、以“新经济模式”(NEM) 取代“新经济政策”(NEP)、反贪污滥权、减少犯罪率、改善治安、更加亲民、施政透明、改善行政效率等,可谓花样百出。虽然可能轻诺寡信,但也不得不接 受人民的监督和审查。
5.种族性政党面对生存危机
单元种族政党一旦得不到有关族群的支持,也就失去它的代表性和存在的基础, 面对生存的危机。不论是马华、民政、人民联合党或者是印度国大党,处境都大致相同。看来它们只有以下3个选择:(一)让它自生自灭,沦为无关紧要的政党; (二)搞巫统-回教党“团结政府”,更加种族化和宗教化;华人或华基政党则搞政党合并,加强族群的代表性;(三)因势利导,转型为多元政党。第一个选择最 没出息,不如收档算了。第二个选择走回种族政治的老路,还是死路一条。第三个选择最为明智,也最有前途;利人利己,何乐不为?
6.选民与公民社会的地位获得加强
选民作为政权更替的决定 者;公民社会作为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参与者,施政过程中的监督者和公民权益的维护者的地位和重要性,在308过后都获得加强,这对民主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为 了确保我国民主化的进程能够更加顺利地向前推进,选民和公民社会民主意识和理念的提高,组织性、行动力和社会威信的确立与加强,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的 建构,更是社会转型成败的关键。
(三)后308不利民主改革的 方面
后308政治格局的消极面,个人认为有以下各点:
1.916 夺权计划不符合民主精神
对安华的916夺权计划,我当时就提出异议。现在回顾起来,其错误和 失策就更加明显。首先, 策划国阵议员跳槽和声称已有足够人数及获得元首支持就可以执政等都十分具争议性。其次,与其迫使阿都拉这弱势的首相下台,不如争取时间巩固民联才取得的5 州新政权。第三,使分崩离析的国阵成员党为维护国阵政权而重新凝聚起来。第四,为205国阵在吡叻州夺权和收买民联议员提供先例和借口。
2.纳吉首相和国阵政权的公信力危机
纳吉 上台后,民联利用补选,以“蒙古女郎命案”和“潜艇佣金丑闻”等对他进行全面批判和施压。加上私家侦探P.巴拉苏巴拉马念(P. Bala Subramaniam) 的“宣誓书事件”及失综案、网络媒体工作者拉惹柏特拉(Raja Petra) 的被迫流亡、及法国司法部介入调查“潜艇佣金丑闻”等,都使纳吉作为首相的公信力和人格完整蒙上阴影。此外,制造吡州宪制危机和僵局、策划安华肛交及诬蔑 他是马来人和回教的叛徒、策动公正党国州议员跳槽和退党风波;利用反贪污委员会迫害民联议员和党工,导致赵明福命案的发生等,更是我国政局动荡的直接导 因。
3.巫统怂恿种族极端组织的活动
巫统标榜要改变,但言行不一。在大谈一个马来西亚的同时,却怂恿各种种族主义偏激言论和行为的发生。例如“牛头事件”、“教堂纵火事件”、和 “马来权威组织”(Perkasa)、“马来协商理事会”(MPM)和“人民醒觉运动”(Gertak)等马来极端组织的涌现和猖狂,槟巫统议员阿扎哈依 不拉欣(Azhar Ibrahim)警告513将重演,“人民醒觉运动” 则准备在513举行马来人万人大集会等(后来在舆论压力下更换日期),都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种族和谐和国家安宁。
4. 搞巫统-回教党 “团结政府”的阴谋
据回教党秘书长慕斯达法阿里(Mustafa Ali)透露,308过后,首相阿都拉曾招见数名回教党领袖,向他们献议,巫统与回教党组织 “团结政府”,准备让出雪州及吡州两州务大臣及内阁部长等职位,结果被回教党拒绝。纳吉上台后,继续秘密进行巫统-回教党“团结会谈”以促成“团结政 府”。虽然 “团结政府”的倡议获得回教党主席哈迪哈旺,署理主席纳沙鲁丁和秘书长慕斯达法阿里3巨头的支持,结果在第54届党代表大会上还是被否决了。但在2009 年6月 6日,哈迪以主席身分向第55届代表大会致词之后,还慎重其事地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他准备与巫统共组“团结政府”的建议并未告吹,说什么时机一旦成熟, 他的建议总有被回教党及民联的领导接受的一天!在遭到回教党精神领袖聂阿兹(Nik Aziz)的强烈反对,指责主张和巫统会谈者是“巫统的傀儡”之后,哈迪才以所谓“联合会谈”只是“学术讨论”来下台。最后,哈迪被迫出席民联各党领袖记 者招待会和团结大集会收场。
5.国阵企图以糖果政治来换取华社的支持
308过后,巫统更直接地插手已经越来越沦为无关紧要的其他国阵成员党的动向。一方面,它分化“印度兴权会” (Hindraf)和干预国大党内部事务。对马华,则要求它必须重获华社的支持,以证明它还有利用的价值。问题是若巫统不在政策层面上改变,马华又如何能 够重新获得华社的支持呢?马华若准备与巫统配合,以糖果政治(如若干亿拨款、若干间华小迁校和新学小、承认统考文凭、给独中生每年若干津贴、复办一间独 中、批准一间大专学院绪如此类的东西) 来换取华社的支持,这是 “舍本逐末”的办法,不是从政策的层面上解决华社和国家所面对的问题。华社应向乌雪和诗巫华裔选民看齐:政治的原则,选民的尊严和国家的前途是不能拿来和 政治糖果进行交易的。“You help me, I help you”的那一套,必须停止!
(四)民主改革是大势所趋
从以上后308所出现的有利民主发 展和不利民主发展的具体分析来看, 很明显的, 巫统并没有真正改变,它仍然是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因此,在现阶段, 国阵和民联并不能简单的视为只是“可口可乐”(Coca-Cola )和“百事可乐”(Pepsi-Cola)的差异,谁执政都是一样的。因为国阵到底是一个统治了超过半世纪的腐朽政权,而民联却结合了要求改革的一些力 量,支持民主改革的大方向。民联的问题固然也不少,但需要的是公民社会的监督,而不是与国阵并列为斗争的对象。因此,任何建立第三股势力的倡议,都不应该 模糊或转移,目前民主改革进程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以巫统为代表的国阵这一点。
有乐观派的论者认为:巫统的作法已引 起人民普遍的不满和反弹,下届大选民联只要增加7%的选票,就可步入布城。其实从最近乌雪和诗巫两场补选的结果来看,华族选民对民联的支持确实是增加了, 但马来选民和印裔选民的支持则明显减少。因此,对目前形势的评估也不应过于乐观。
全力支持我国 的民主改革进程
也有人担心安华若入狱,回教党部分领导人可能被国阵收编,民联会被进一步削 弱,甚至瓦解,两线制可能落空。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夸大安华的个人因素。即使安华入狱,只要他不被击垮,巫统反而可能为民联制造了一个精神领袖。此外,回教 党部分领导人被收编的可能性固然存在,但它的基层与巫统势不两立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巫统要收编回教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何况之前的几次尝试都被 挫败了。
从现在起一直到来届大选,双方的斗争必将十分激烈,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变数和不确定性。我国民主改革的进 程既然是大势所趋,也就不这么容易被逆转,最近乌雪和诗巫两场补选的成绩就是最好的注释。无论如何,选民和公民社会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看来还是会全力支 持我国民主改革的进程的!
(五)发扬中化校友的光辉传统!
中化校友承传着光辉的传统。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在危急中,中化校友都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作出 我们本身的贡献。过去,不论在抗日战争的考验下,在反殖运动的浪潮里,还是在维护民族平等,特别是民族语文、教育和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的斗争中,中化校友都 不落人后,承传着一脉光辉的传统!
现在,国家的民主改革进程正处于继续前进或后退的关键时刻,我们也有责任站出 来,参与推动民主改革的议程,这是半个世纪难得一遇的契机,中化校友不应缺席,愿与大家共勉之!
(编 按:本文乃李万千先生于第四届环球中化校友嘉年华会专题讲座讲稿, 于2010年6月6日在新山发表)



3 comments
其實,不只是這個樣子,我還希望第三隻眼睛的勢力出現。
先前,反對黨還處於弱勢的時候我國出現了第三隻眼睛的監督實力,但是反對黨現在變強,很多當時的第三隻眼睛加入了反對黨,成為了弱勢。第三隻眼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指媒體方面的。。。
哈哈,當然,換政府,給他們一個機會,我是雙手贊成的。畢竟有了兩線製,那樣子,才會提升競爭力。。。
第三隻眼睛的出現,就是要監督他們倆線製。。。
对我而言,第三只眼晴suppose是我们人民自己本身。(媒体是第四权)如果要国家的民主制度有所改进,人民自己本身要有所提升。这,需要政党及公民组织的政治醒觉教育。这点,我深表遗憾地认为大家还做不好,甚至有松懈的现象。我国政治形态要迈向更好,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凭什么现在要松懈下来??
其實人民是被媒體主導的,所以,媒體新聞自由是一定要有的。
你看看前鋒報和其它報紙有什麼不同?
當然,現在第三隻眼睛已經傾向於民聯了。。。
哈哈,當然,我是巴不得把現在的政府換換掉。。。
現在只玩三人戲,三個人在演戲。一個是馬來土著權威組織顧問,納吉,還有其的副手。。。
白臉黑臉玩啊玩。。真的是1MALAYSIA=玩MALAYSIA
Post a Comment